你是否有過彎個腰撿東西、搬個行李就閃到腰的經驗?許多人都曾受過腰痛所苦,從短暫不適到影響日常生活。腰痛不僅是肌肉疲勞的警訊,也可能反映出深層的骨骼神經問題,若處理不當,甚至會變成長期慢性疼痛。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是甚麼原因會造成我們腰部不適吧!
腰痛常見原因
你可能以為「腰」就是一塊肌肉,但實際上,它是由多層組織組成的立體結構,每一層都可能成為疼痛來源:
- 外層:肌肉、筋膜、韌帶
- 主要肌群:豎脊肌、腰方肌、腹肌、臀肌等等
- 筋膜:包覆肌肉的薄膜組織,過度使用會產生筋膜沾黏、張力不平衡
- 韌帶:穩定脊椎的韌帶(如棘上韌帶、黃韌帶)若拉傷或退化,會引起局部痛與僵硬
(這層出問題時,常見症狀是痠痛、活動後變緊、按壓會有痛感)
- 中間層:脊椎與椎間盤
- 脊椎:排列成腰椎,提供結構支撐
- 椎間盤:位於每兩節脊椎中間,像是「避震器」,能吸收壓力
(椎間盤突出時,壓迫神經,會產生神經痛、腿麻)
- 小面關節:脊椎後方的小關節,協助脊椎活動與穩定
(關節退化或發炎時,會出現早上僵硬、久坐後卡住、彎腰卡卡痛)
- 深層:脊神經
- 神經從椎孔中穿出,像是「電線通路」,一路往下傳遞感覺與動作。當神經受壓,就可能出現放射性疼痛,會有麻、刺痛、無力感,從腰延伸到臀部、大腿或小腿。

腰部橫切圖,紅色肌肉、肌肉外的白色是筋膜,中間空間我們臟器的位置。(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 其他重要結構:薦髂關節、內臟器官
- 薦髂關節:
常見於單邊使用多者、搬重物過多者,會導致側腰臀痠痛、轉身有疼痛
- 內臟反射痛:腎臟、泌尿系統、婦科、腸胃等器官的問題,有時也會讓人「誤以為」是腰痛
例如:腎結石 → 腰側劇烈絞痛,婦科炎症 → 下腹連帶腰部悶痛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腰痛位置
腰痛的「位置」可以幫助判斷可能的原因:
- 中間腰痛:與脊椎本體、椎間盤、椎間韌帶拉傷相關。
- 左側腰痛:可能與左側肌肉緊繃、關節炎、腎臟、婦科問題相關。
- 右側腰痛:可能與右側肌肉緊繃、關節炎、膽囊、腎臟、婦科問題相關。
- 延伸至腿部:若有放電感、刺麻感,須懷疑坐骨神經壓迫或椎間盤問題。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腰痛看哪一科
- 初步建議:可就診骨科、復健科或神經科。
- 物理治療門診:若屬於肌肉、神經、動作問題,物理治療師能提供初步評估與治療建議。
- 以下情況應照影像(X光/MRI):
- 疼痛超過2週未改善
- 疼痛劇烈、夜間加劇
- 合併腿麻、腳無力、大小便異常
- 有跌倒或外傷史
- 疑似全身性問題:食慾差、發燒、體重下降
腰痛是什麼問題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腰痛可以運動嗎?
腰痛還是可以運動的!但需要「選對方式」與正確的「時機」: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以下也教導兩個簡易的伸展動作,在不適時可以在家簡單執行,但為了避免再次受傷還是建議由物理治療師指導合適動作喔!
- 下背伸展:跪姿,試著將手往前延伸,感受下背延伸,到緊繃時慢慢吸氣吐氣,再慢慢回來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 泡沫滾筒放鬆:將滾筒垂直身體,避開肋骨與骨盆,壓在腰部側面肌肉上,維持三十秒,可將身體往後斜躺放到後側的肌肉群,注意不要直接壓在脊椎上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腰痛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可針對疼痛問題進行以下項目的個別化處理。
- 徒手治療:透過治療師的手法放鬆緊繃肌肉、筋膜、關節、釋放神經壓力、增加活動度、改善關節排列
- 運動治療:根據個人狀況安排強化核心、穩定骨盆與脊椎的運動,改善動作控制與關節的活動度
- 姿勢與生活習慣指導:教導正確站姿、坐姿、彎腰搬重技巧,評估日常動作中造成腰部壓力的因素,降低復發機率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日常護腰與保養方式
- 長時間久坐需每30-40分鐘起身活動。
- 睡覺選擇支撐性佳的床墊,避免過軟。
- 鍛鍊核心肌群如:腹肌、背肌,提升穩定度。
- 輕度伸展運動,改善肌肉緊繃與、增加肌肉彈性,減少再次受傷風險
- 避免不良姿勢,如翹腳、側睡、三七步
腰痛雖然常見,卻千萬不能輕忽!盡早找出原因,接受專業評估並採取正確處理,才能避免腰痛變成長期困擾。物理治療不僅能舒緩疼痛,更能從根本改善體態與動作方式,是腰痛治療的重要利器,讓你真正走出痠痛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