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前側疼痛?跑者膝與跳躍膝的成因、判斷與治療全解析!|桃園物理治療

在閒暇時候想要打打球揮灑汗水,或是藉由慢跑與單車飽覽自然風景,但膝蓋的疼痛在過程中隱隱約約地干擾休閒的興致嗎?
膝蓋的不舒服大致來說都是在膝蓋的活動過程過度使用,或是膝蓋上下的髖、踝關節在穩定度上不足,導致膝蓋要承受更多力量,最後讓膝蓋某些組織過勞開始產生疼痛。
膝蓋的四面八方都有可能會痛,依據疼痛的位置,我們再給它起個名字。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會分別介紹膝蓋前、後、內、外的症狀。這次要介紹的是在膝蓋「前方」的兩個常見症狀:跳躍者膝 (Jumper’s Knee) 與跑者膝 (Runner’s Knee)。它們兩個分別是什麼症狀,就繼續看下去吧!
(圖片來源: 網路)
跳躍者膝,在醫學上又稱作髕骨肌腱炎。這個名稱源於最早在1973年由學者提出的運動員膝蓋問題,當時指的是運動員髕骨下方,靠近髕骨處的髕骨韌帶發炎。
髕骨,俗稱膝蓋骨,就是膝蓋前方的那塊小圓骨,在膝蓋彎曲伸直的時候,它會在我們的大腿骨上滑動,上下分別連接著股四頭肌腱以及髕骨韌帶。有大量跳躍的運動項目(排球、羽球、籃球…)中,每一次的起跳與落地,都會在對髕骨韌帶產生遠大於平時的負擔,久了就韌帶就開始痛起來了。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而跑者膝,醫學上叫做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既然叫做症候群,代表說其實它並沒有這麼明確,只是一個廣泛的說法。跑者膝是指髕骨的滑動軌跡異常,造成髕骨周圍不舒服的症狀。所以跑者膝白話來說就是「膝蓋骨周圍痛痛」的。而會叫跑者膝並不只會出現在跑者身上,在有很多膝蓋彎曲動作的運動都有機會,例如單車、爬山…等等。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雖然兩者都是膝蓋前方疼痛問題,但成因和受影響的結構有所不同。跑者膝更偏向於髕骨軌跡和肌肉平衡的問題,而跳躍者膝則主要是髕骨韌帶的發炎,因此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更準確地診斷和治療膝蓋疼痛喔!
那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的膝蓋痛真正的原因呢?在檢查上會藉由以下方式。
在物理治療的檢查上,除了膝關節本身,也會在意周邊關節的連動與活動度,以及在運動過程中的身體使用習慣,去完整地處理症狀。
依據檢查的結果,會使用使用以下治療方式
最後分享一個表格整理了跳躍者膝與跑者膝的特色讓大家可以更快速地分辨自己的症狀與問題,如果有膝蓋疼痛的問題,也歡迎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聯繫唷!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