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超伸,又稱反曲膝(Hypertension Knee)是指膝蓋在站立時,往後超過正常伸直範圍的現象。一般來說站立時,從側面看我們大腿與小腿應該大致呈現一直線,如果膝蓋向後彎曲超過 5 度,就屬於膝超伸。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膝超伸的成因
膝超伸一部分跟每個人先天的身體構造有關係,另一部份就是後天的使用習慣造成。以下有幾個常見原因:
- 肌力不足與韌帶鬆弛
跟基因有關,膝超伸比較常見在女性身上,因為一般女性肌肉量常常會比男性少且肌肉比較低張力,韌帶也會比較鬆弛,導致膝關節會比較難穩定。
- 習慣性姿勢
也就是俗稱的「懶人站姿」,站立時不讓肌肉出力,習慣讓「骨頭鎖著、卡著」,讓關節囊跟韌帶被動地撐住體重,長時間下來會拉長組織變成膝超伸。另外這種站姿常會伴隨上半身重心前移,屁股後翹等現象,對腰椎也會逐漸累積壓力。
- 踝關節的活動度
走路時需要腳踝足夠地背屈(往上勾)的角度,一旦腳踝角度不夠,就會往上跟膝蓋、髖去借角度代償,也有可能是造成
膝超伸會怎樣
- 外觀上的影響
從側面觀察,膝蓋會呈現「反折」的狀態,處在這樣的膝蓋姿勢下久了,可能導致X型腿或O型腿的形成與惡化,另外上半身會向前傾,臀部後翹,長期下來,可能引起骨盆、腰部或背部的不適。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 肌肉與關節上的影響
膝超伸會對膝蓋周邊的組織造成壓力,例如膝蓋前方的髕骨軟骨,造成膝蓋前側疼痛,以及膝蓋後方的十字韌帶,會為了穩定關節而被過度拉扯,增加組織的負擔。另外長期膝超伸。
長期膝超伸會使臀部、膝蓋和小腿周圍的肌肉變得「越來越不會出力」,讓膝蓋穩定度下降,造成膝蓋在運動時的受傷機率。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 運動表現上的影響
單次的膝超伸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但如果是反覆多次的動作,就會有滴水穿石的效果。以跑者為例,在進行運動的途中會有大量的吸收地面衝擊力的動作;籃球、羽球、排球運動員會有大量急停、跳躍落地的動作,不穩定的膝蓋會在運動途中加速對膝蓋周遭組織負擔的累積,搭配上運動勞累,受傷風險就會提高。
膝超伸矯正方法
我們可以從日常習慣做改善,以及做適當的訓練去改善膝超伸的問題。
- 調整日常習慣
站立時,不要將膝蓋完全往後鎖死。時常有意識地檢查、提醒自己是否膝蓋此時是往後頂到底,可以在腦中給自己一個想法:「膝蓋後方要留一點空間,4/5站直就好」,這樣的想法身體自然會出力去維持膝蓋的位置。
- 運動訓練
💡利用彈力帶進行本體感覺訓練,加強對膝關節位置和動作的感知(12下/3組)
- 先找一條彈力帶,將它固定在穩固的地方。
- 然後把彈力帶套在其中一隻膝關節後面,向後退一些距離,讓彈力帶有一些拉力。
- 將套著彈力帶的腿伸直,讓大腿與小腿平行,此時還是要感受到膝蓋往後頂的感覺。
這個動作可以幫你訓練大腦對於關節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讓膝蓋知道在各個位置時應該要怎樣出力去穩定。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後弓箭步訓練腿部整體下肢肌群,讓臀肌、大腿的肌肉學會用力並穩定下肢(10下/3組)
- 將一隻腳往後放,讓前腳髖、膝、踝都呈現90度
- 前腳出力讓身體往上回到原本站姿
過程中要注意上下時速度保持一致,臀肌、大腿肌肉都要全程保持張力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膝超伸是一個容易被忽略但影響深遠的問題,透過日常生活中注意姿勢、避免過度伸直膝蓋,並搭配適當的運動和訓練,可以有效地改善膝超伸,並恢復關節的穩定性和健康。若想矯正與改善建議聯絡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經過專業的治療師諮詢與評估後,快速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透過徒手治療放鬆難以伸展的肌群,並設計出適合最適合的矯正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