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後側痛的有效治療與改善方法!教你快速分辨症狀與成因|桃園物理治療

膝蓋後側痛的有效治療與改善方法!教你快速分辨症狀與成因|桃園物理治療
doctor
文章作者
林弘遠 Brian

 

膝蓋後側疼痛是許多人都可能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喜歡運動的人、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或是年紀較大的長輩。這種疼痛不僅讓人走路不舒服,甚至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你輕鬆了解膝蓋後側疼痛的原因、症狀,以及如何改善和治療,讓你重新找回輕鬆活動的感覺!

揭開【膝蓋痛位置】真相:辨清內外、前後側痛分別,再作自我檢測。
(圖片來源: 網路)

 

 

膝蓋後側疼痛的常見原因

膝蓋後側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幾種是最常見的:

  • 膝後肌腱炎
    通常是因為過度使用膝蓋,比如跑步、跳躍等運動,導致膝蓋後側的肌腱(膕繩肌、腓腸肌、膕肌等)發炎。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 貝克氏囊腫(Baker's Cyst
    這是一種膝蓋後側的「水泡」,裡面積聚了關節液,通常跟關節炎或膝蓋受傷有關。


    位於膝蓋後側的貝克氏囊腫。(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 韌帶、半月板受損
    高衝擊性的運動(例如:跳躍後落地、衝刺途中切換方向)可能造成後十字韌帶、後側半月板等組織受損,導致膝蓋後方疼痛。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製圖)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 神經壓迫(如坐骨神經痛)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等等其他因素。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製圖)
    (圖片製作: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膝蓋後側痛的症狀與簡單區分

 

疼痛類型 主要症狀 常見特徵
膝後肌腱炎 彎曲或伸直膝蓋時疼痛加劇 常見於跑步、跳躍運動員,因過度使用導致發炎
貝克氏囊腫 膝蓋後側腫塊、壓痛、活動僵硬 內含關節液,與關節炎或膝部受傷相關
後十字韌帶損傷 膝蓋後側疼痛、不穩定 可能因強烈撞擊、跌倒造成,影響日常步行
半月板損傷 膝蓋疼痛、腫脹、活動時有聲響 嚴重時膝關節可能突然卡住或伸不直
神經壓迫 從腰部延伸至膝後,伴隨麻木、刺痛感 可能因坐骨神經受壓,疼痛範圍較廣
退化性關節炎 早晨僵硬、久坐後疼痛 關節軟骨磨損,與年齡增長相關

 

 

膝蓋後側痛的成因分析

膝蓋後側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況:

  • 過度使用
    長時間跑步、跳躍或重複性動作,都可能讓膝蓋後側的肌腱或肌肉發炎
  • 姿勢不良
    久坐、站姿不正確,或是運動時姿勢不對,都會增加膝蓋的壓力。

    左圖:膝蓋內夾。(圖片來源: 網路)

 

  • 年齡因素
    隨著年紀增長,膝蓋的軟骨會慢慢磨損,關節液也會減少,這都可能引發疼痛。
  • 其他疾病
    像是關節炎、腰椎問題等,也可能間接導致膝蓋後側疼痛。
 

治療與改善方法

如果你的膝蓋後側疼痛,別擔心!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與改善方法:

  1. 徒手治療

  • 筋膜放鬆
    透過治療師徒手處理筋膜(覆蓋在肌肉上的結締組織),幫助釋放肌肉的緊繃感,改善膝蓋後側的疼痛。


    (圖片來源: 網路)
     
  • 關節鬆動術
    針對膝蓋關節進行輕柔的牽引或滑動,幫助恢復關節的活動度,減少僵硬感。

 

  1. 儀器治療

  • 電射頻治療
    透過高頻電流刺激深層組織,幫助減輕疼痛並促進組織修復。這種治療方式能有效緩解疼痛,並改善膝蓋的活動能力。
  • 震波治療
    通過高能量聲波刺激患處,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並減輕疼痛。適用於肌腱炎、韌帶損傷等慢性疼痛。

 

  1. 運動治療

  • 橋式運動(強化臀部與大腿後側)

    (圖片來源: 網路)

 

  • 單腳羅馬尼亞硬舉(訓練臀部及踝部肌群,協助穩定膝關節)
    適合跑者的四種重訓-單車時代CYCLINGTIME.com 自行車賽事報導、單車環島路線、新手教學
    (圖片來源: 網路)
 

膝蓋後側疼痛雖然讓人困擾,但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透過適當的治療來緩解。了解疼痛的原因是第一步,接下來透過適合的物理治療處置,相信你能重新找回輕鬆活動的感覺!

logo
您的專業健康顧問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聯絡唯心

相關消息

膝蓋內側痛怎麼辦?鵝足腱炎、內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撕裂解析!| 桃園物理治療
膝蓋前側疼痛?跑者膝與跳躍膝的成因、判斷與治療全解析!|桃園物理治療
膝蓋外側痛怎麼辦?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 vs. 韌帶損傷 解析與改善方法|桃園物理治療
上一則
長青族跑步全指南!膝蓋痛、腳底痛怎麼預防?安全運動關鍵一次掌握|桃園物理治療, 林口物理治療
立即聯絡諮詢
下一則
膝蓋外側痛怎麼辦?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 vs. 韌帶損傷 解析與改善方法|桃園物理治療

推薦療程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