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投手常見的運動傷害
(投球是全身性動作!-GIF來源:giphy)
大家可能會想說投球不是用手嗎?說全身痠痛會不會太誇張?!
其實,投球的動作是由下肢啟動,連接到軀幹,再透過動力鏈傳遞至肩關節、手肘、手腕,使球投出,因此投球是一項全身性的動作!
【棒球運動傷害】
(投球階段示意圖)
投手的受傷比例佔了棒球選手中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肩關節以及肘關節佔最大宗:
在投球時肩關節以及肘關節因為投球前的加速以及球出手後的減速需要強大的肌力去支撐,若沒有足夠的力量,則在肩膀及手肘就會承受很大的壓力,而增加受傷的風險。
【常見的傷害】
👉🏻「肩關節滑液囊炎」、「肩關節唇破裂」、「旋轉肌群肌腱炎」
可能原因:
1. 錯誤的投球動作、投球數過多
2. 肌力不足
(旋轉肌群無法協助肩關節加減速,尤其是減速階段因為離心而需要更大的力量)
3. 關節活動度受限—>出現代償的動作
*經典案例*
「台灣之光」王建民也曾受肩關節唇破裂所苦而接受手術修復。
(圖片來源:@OleTimeHardball推特)
👉🏻「少棒肘 (little league elbow)」
可能原因:
1. 錯誤的投球動作、投球數過多導致手肘壓力過大
2. 青少年的關節穩定性不足(韌帶還在發育)
3. 因為肩膀的活動度受限而利用更多的手肘外翻代償
*經典案例*
郭泓志曾因手肘問題接受過多次Tommy John Surgery (手肘尺側副韌帶重建手術)而有「不死鳥」的稱號。
(圖片來源: Los Angeles Daily News)
Tommy John Surgery (手肘尺側副韌帶重建手術)
(圖片來源:Baseball Prospectus,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投球表現與傷害風險】
(投擲動作傷害風險高!-GIF來源:giphy)
有文獻研究指出,每當球速增加0.6 m/s,則手肘的內翻力矩則會增加2.54 N•m,內翻力矩的增加使手肘周圍的肌肉以及內側副韌帶會承受更多的壓力,相對的受傷風險也提高。
【如何預防傷害】
1. 避免過度使用
2. 維持投球必須的關節活動度:
避免因關節受限而造成的投球代償動作
3. 增加肌力:
投球會運用到全身作為動力鏈,所以應加強全身的肌力,其中尤其以肩關節的旋轉肌群最為重要,能有效幫助投球後肩關節的離心動作
【唯心小叮嚀】
投擲的傷害可大可小,輕則休息幾場就能復原,重則可能直接斷送生涯,所以在想如何增加表現的同時也必須將如何避免傷害納入考量,才能更長久地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