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積水要抽嗎?物理治療師教你自我檢測+PEACE&LOVE復健運動完整指南|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膝蓋積水滑液增加示意圖-關節腫脹發炎原因解析
doctor
文章作者
曾子明 Anita

 

很多人聽到「膝蓋積水」就很緊張,以為一定要去抽水、打針或開刀。但其實,積水只是膝蓋在「求救」,表示關節裡發生了壓力或發炎反應。大部分情況下,透過正確的休息、物理治療和復健運動,就能改善症狀、減少復發。

 

膝蓋為什麼會積水?4大常見原因解析

膝關節是人體的承重關節,每天走路、上下樓梯、蹲站,都需要它承受力量。當膝蓋受到刺激或傷害時,關節內的「滑液」會增加,以保護軟骨和減少摩擦。這就是「膝蓋積水」的來源。

常見的原因有:

  • 運動傷害:例如扭傷、半月板或韌帶拉傷。
  • 過度使用:長時間爬山、久蹲或搬重物。
  • 退化與年齡:中老年人軟骨磨損,關節容易反覆腫脹。
  • 發炎反應:如痛風、關節炎。
 

 

膝蓋積水症狀有哪些?4個警訊要注意

💡膝蓋腫脹、緊繃,摸起來鼓鼓的

💡彎曲或伸直受限,蹲下或下樓梯困難

💡壓迫感或痠痛,活動後更明顯

💡有些人會覺得「卡卡的」甚至軟腳

 

液體位移測試:在家也能自我檢測膝蓋積水

這是物理治療師最常用來檢測輕度至中度膝蓋積水的方法,比起單純觀察更準確。

檢測步驟:

  1. 受測者平躺或坐著,膝蓋伸直並完全放鬆。
  2. 檢測者將手掌或手指沿著膝蓋內側由下往上滑,將滑液推向髕骨上方的囊袋。
  3. 接著,換另一隻手從膝蓋外側由上往下滑動,將液體推回內側。
  4. 如果膝關節內有積液,會在髕骨內側看到 明顯的小波動或液體鼓起

判斷方法:

  • 若液體很快湧回來,代表積液量較多。
  • 若沒有出現波動,表示膝蓋積水輕微或無積液。

臨床意義:

  • 可以檢測到少量關節液(即使外觀看不出來),特別是針對早期或微量積水
  • 適合用來追蹤病人復健過程中積液的變化。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PEACE&LOVE原則:比RICE更有效的處理方式

PEACE急性期處理5步驟

傳統會用RICE 原則(休息、冰敷、壓迫、抬高),但近年物理治療界更推崇PEACE & LOVE原則,因為它更全面,兼顧急性處理與後期復健:

  • P – Protect(保護):避免造成疼痛的活動,減輕膝蓋壓力。
  • E – Elevate(抬高):抬高患肢,幫助減少腫脹。
  • A – Avoid anti-inflammatories(避免過度依賴消炎藥):讓身體的自然發炎反應發揮修復作用。
  • C – Compress(加壓):護膝或彈性繃帶,減少腫脹。
  • E – Educate(教育):了解病情,避免過度依賴被動治療。

LOVE亞急性期恢復4重點

  • L – Load(漸進負荷):開始適度運動,刺激組織恢復。
  • O – Optimism(樂觀心態):積極的心理狀態有助於康復。
  • V – Vascularisation(心肺耐力運動):進行低衝擊有氧(如游泳、腳踏車)促進血液循環。
  • E – Exercise(運動):強化肌力、控制動作,恢復關節功能。

👉 這個原則特別強調「不要只依賴冰敷與休息」,而是要在適當時機逐漸回到活動,幫助組織修復。

 

 

物理治療復健運動:4招強化膝蓋穩定度

物理治療師會設計運動,重點在於 強化肌力、維持活動度、改善步態:

  1.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
  • 平躺,膝蓋伸直,收縮大腿肌肉 5–10 秒再放鬆。
  • 每天 2–3 組,每組 10–15 次。

👉 強化大腿前側肌肉,幫助膝蓋減壓。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1. 直腿抬高
  • 平躺,一條腿伸直慢慢抬高 30 度,維持 5 秒後放下。
  • 每天 2 組,每組 10–15 次。

👉 訓練核心與腿部穩定度。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1. 單腿臀橋(Single-leg Bridge)
  • 平躺,雙膝彎曲,腳掌踩地。
  • 抬起一條腿,另一條腿發力,將臀部抬起至與背部成一直線。
  • 維持 3–5 秒再慢慢放下。
  • 每天 2 組,每組 10–12 次。

👉 強化臀大肌與核心,減少膝蓋承受的壓力。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1. 蚌殼式側撐(Clamshell with Side Support)
  • 側躺,雙膝微彎,手肘支撐上半身。
  • 將上方的膝蓋向外打開,再慢慢合上。
  • 若加上臀部微抬離地(側撐姿勢),效果更佳。
  • 每天 2 組,每組 12–15 次。

👉 強化臀中肌與核心控制,改善下肢穩定度。


(圖片來源: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1. 伸展運動
  • 輕柔拉伸大腿後側、臀部,避免膝關節僵硬。

 

膝蓋積水不是病,而是一種「警訊」。多數人不需要手術或長期藥物,而是需要 正確的休息、科學的復健運動,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的調整。

如果你正被膝蓋積水困擾,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評估,透過專業的復健計畫一步一步改善,讓膝蓋恢復健康,避免反覆腫脹與長期退化。

logo
您的專業健康顧問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聯絡唯心

相關消息

關節痠痛一定是退化嗎?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治療與復健完整解析|桃園物理治療, 林口物理治療
退化性關節炎症狀與保健!膝蓋疼痛腫脹怎麼辦?物理治療師教你自我檢查+改善運動|桃園物理治療, 林口物理治療
膝蓋痛怎麼辦?史上最詳細懶人包!原因、症狀、改善方法一次告訴你!
立即聯絡諮詢
下一則
女生必看!告別厚肩膀練出韓星直角肩|斜方肌消除術+天鵝頸養成術

推薦療程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