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走路內八怎麼辦?了解「步態異常」與物理治療的矯正方法|桃園物理治療, 林口物理治療

你是否曾經看著孩子走路,覺得哪裡怪怪的?
腳尖老是朝內,走起來會絆到自己,鞋底內側特別磨損,甚至被老師或阿公阿嬤提醒:「你家小朋友是不是內八腳啊?」 這種走路腳尖往內的狀況,在醫學上叫做內八步態(in-toeing gait),在小朋友身上確實很常見。
但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內八是「正常的發育過程」? 又有哪一些是需要物理治療介入、甚至進一步矯正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你一次搞懂關於「小朋友內八走路」的完整觀察與處理邏輯!
所謂「內八」,指的是孩子走路時腳尖明顯向內旋轉,雙腳看起來有些「互相靠近」的狀態。常見的原因可能來自三個地方:
(圖片來源: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其實,小朋友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短暫的內八,是正常的現象喔!以下是常見的發展過程:
出生~6個月 |
O 型腿(膝內翻),腳掌自然朝內 |
約2~3歲 |
X型腿(膝外翻),髖關節內旋增加,可能出現生理性內八 |
約3~6歲 |
膝蓋逐漸向中線對齊,步態變穩定、直線 |
約7歲以上 |
接近成人排列,如有明顯內八,則需進一步評估 |
(圖片來源: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許多家長會說:「看起來走路不太好看,但又沒喊痛,應該不用處理吧?」但實際上,內八步態可能帶來的隱性影響包括:
當孩子被診斷有「非生理性內八步態」時,物理治療師會透過全方位的動作與結構分析找出原因,並進行以下常見的矯正策略。
在臨床上我們常觀察到,小朋友如果有內八走路的問題,很可能同時伴隨著足弓塌陷或扁平足的情況。當足底的支撐力不夠,身體自然會透過代償的方式來維持平衡,這些代償最常見的就是腳尖內轉(內八)、膝蓋內夾,甚至影響到骨盆與脊椎的穩定性。
為了深入了解孩子的足部使用情形,我們會在評估時安排足壓檢測,這也是許多家長第一次認識到,原來走路和腳底的壓力分布有這麼大的關係。
在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我們提供了完整的足壓評估服務,包括靜態與動態兩個部分:
靜態足壓檢測:讓孩子站在感測墊上,我們觀察他在不動的狀態下,是否出現重心偏移、足弓支撐不良、左右腳不平均受力等問題。這可以揭示出他平時站姿的使用習慣。
動態足壓檢測:我們會引導孩子自然地走過壓力感測區,觀察他每一步從腳跟落地到前足推蹬的過程,並分析他的步態軌跡與受力變化。
完成這些檢查後,我們會將檢測結果整理成清晰易懂的圖像與報告,與家長說明孩子目前的足部功能狀況、代償情形,以及是否建議製作客製化鞋墊或進行進一步的動作訓練。
(圖片來源: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
唯心的客製化鞋墊,並不是在市面上買現成的來剪一剪,也不是單純撐起足弓而已。這是一種結合足壓檢測、步態觀察與臨床經驗,由專業物理治療師為每一雙腳量身打造的功能性鞋墊。
它的目的不是讓腳「墊高」或「感覺舒服」而已,而是要幫助身體重新學會正確的站姿與走路方式,在生活中自然地改善內八、足弓塌陷或步態不穩等問題。
五~七歲之後若仍出現明顯內八問題,建議儘早進行專業評估。早期介入不僅能幫助孩子重建正確的走路姿勢,也能有效減少代償動作與未來的慢性疼痛風險,並進一步提升運動能力與身體自信。
唯心運動物理治療所提供了完整的步態觀察、足壓檢測與量身打造的物理治療計畫,協助孩子從根本建立良好的動作控制與姿勢穩定性。